双 高 建 设 专 题 网 站

“劳模育人工作室”系列活动之一 ——航空出港冷链货物自动消杀设备的研制

发布时间:2021-03-30来源:机电工程系
〖打印本稿〗〖关闭〗

2021年2月7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劳模育人工作室”的第一个科研技改项目(航空出港冷链货物自动消杀设备的研制)总结会在民航李冬凉创新大师工作室成功举办,机电工程系主任刘玲、副主任王京、实训中心主任雷彪受邀出席本次会议。本次总结会象征着由劳模育人工作室及机电工程系科研团队通力合作的新设备研发项目圆满完成。

图1 总结会现场项目成果展示

民航李冬凉大师主持本次总结会,他在首先介绍了创新工作室近几年的工作成果,随后对本次新设备的研制过程作了重点阐述。他表示,本次合作项目是在当前特殊的疫情防控环境与时间背景下产生的,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从结构设计、图形绘制、方案优化,到加工生产、结构改进、安装调试,校企双方不断克服困难、全力攻关,仅仅用了十天的时间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了本次横向课题,得到了民航领导及民航货运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他对机电工程系专家团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表示高度赞赏和由衷的感谢,同时转达了民航集团对专家团队的肯定与期许,并对日后与机电系更紧密的合作进行热切展望。

图2 设备验收图

项目回顾

目前,国外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多起输入性案例表明,消杀不严格的冷链运输极易成为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目前冷链运输采用的消杀办法仍停留在人工消杀,存在消杀不全面、人力成本高、工作人员易感染等缺陷。春节到来前夕,民航机场冷链货物运输量加大,意味着新冠病毒传播的概率增大。为了规避传统消杀方法存在的弊端,本次新设备的研制应运而生。该航空出港冷链货物自动消杀设备,与货物传输带直接相连,形成货物输送与自动消杀无缝对接,节约人力成本、排除感染隐患,可对货物进行包括放置面在内的全方位无死角消杀,有效降低货物运输环节的病毒传播风险。

本项目的整体实施方案,是由机电工程系雷彪老师带领张松宇、郭俊、韩晓雷等团队成员完成的。适逢假期,大家舍弃休息时间,开展实地调研、研讨论证,分工协作,用两天的时间形成了一套全面可行的方案,包括设备结构图、材料预算明细等。该方案经民航领导研究讨论一致通过,并决定由机电工程系科研团队及李冬凉大师工作室人员一起研制加工。

图3 李冬凉大师工作室及机电工程系教师团队研讨图

图4 设备设计框架图

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雷彪老师带领张华、梁振威负责设备零部件的加工,大师工作室人员负责设备的焊接。大家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的赶制,终于在三天内完成了所有零部件的加工及框架的焊接,顺利进入了设备调试阶段。

但是调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货物在滚子上运行时出现了打滑现象。团队成员发扬忘我精神,舍弃午饭时间进行研讨、改进设计,雷彪、赵磊两位老师用一天时间完成了改进零部件的加工。再次调试时,货物打滑现象消除,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喷雾时水汽过大,影响货物外包装。经过大家研讨,确定了喷雾系统改进方案,最终设备试运行效果理想,两个设计缺陷成功攻破。

图5 喷雾系统调试

本次项目实施过程机电工程系教师团队付诸了大量心血,过程虽坎坷,但个人能力均大幅提升。该设备预设功能全部实现,运行效果良好,受到民航系统领导的高度认可,他们表示该设备在全区乃至全国均为首创,将在我区机场出港冷链货物的疫情防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图/文 雷彪 孙丽丽

审核 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