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三年制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0-09-13 来源:
字体: 〖打印本稿〗〖关闭〗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电气自动化技术560302)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面向如下表所示: 

1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面向表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 

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装备制造(56) 

自动 

化类(5603) 

通用设备制造(34)、专用设备制造(35)、电机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8) 

电气工程技术人员(2-02-11)、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2-02-07-07)、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2-02-07-04) 

电气设备生产、安装、调试与维护 

工业控制系统生产、安装及技术改造 

电气设备、自动化产品营销及技术服务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维护 

电工证 

可编程控制器(PLC)程序设计师证 

单片机程序设计师证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证(1+X) 

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证(1+X) 

工业互联实施与运维证(1+X)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机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电气设备生产、安装、调试与维护,自动控制系统生产、安装及技术改造,电气设备、自动化产品营销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机械基础基本知识和机械识图的基本方法。 

(4)掌握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电机电器等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 

(5)掌握常用电气仪表和常规电控设备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4)掌握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电机电器等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 

(5)掌握常用电气仪表和常规电控设备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6)掌握PLC工作原理,熟悉PLC电源、CPU、I/O等硬件模块,熟悉典型PLC控制系统架构。 

(7)掌握直流调速系统、交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知识。 

(8)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系统特点、性能指标等基本知识。 

(9)掌握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等工业网络基本知识,掌握组态软件和组态监控系统组成等基本知识。 

(10)掌握运动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变频器控制、步进电机控制、伺服控制等基本原理和知识。 

(11)掌握工厂供电及电力电源的基本知识,工厂变配电所及供配电设备功能和使用、工厂电力网络构成和特点等。 

(12)了解智能传感器、智能仪表、工业机器人等现代智能设备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并了解智能制造基本流程和相关知识。 

(13)了解本行业相关的企业生产现场管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掌握常用文献检索工具。 

(4)能够撰写符合规范要求的技术报告、项目报告等本专业领域技术文档。 

(5)能够识读和绘制各类电气原理与电气线路图、机械结构图。 

(6)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和仪器仪表。 

(7)能够进行低压电气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安装与调试。 

(8)能够进行PIC硬件装配和软件编程,能够进行一般PLC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故障检修。 

(9)能够进行直流单闭环控制、直流双闭环控制、交流变频调速的多段速控制、交流变频的无级调速等自动调速系统控制。 

(10)能够对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时域、频域分析,能够对变频器控制、步进电机控制以及伺服控制、多轴运动等各类运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程序开发以及调试。 

(11)能够选择和配置合适的工业网络,能够使用主流的组态软件或触摸屏组态控制系统人机界面。 

(12)能够进行工厂电力负荷和短路计算,选择并使用合适的供电线路导线和电缆。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按照“岗证课融通、德能识共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满足岗位需求、培养实践能力”的总体思路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计,构建“一个贯穿、三个层次、平台+核心技能”的课程体系。 

“一个贯穿”是指“德育教育、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贯穿始终;“三个层次”是指基本技能课程、专项技能课程和综合技能课程;“平台+核心技能”是指核以微知库为平台,学习专业核心技能。 

第一阶段(1、2学期)基本技能课程。通过《电工基础》、《机械制图与CAD》等课程,培养学生绘图、电工工具、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社会责任等基本素质。  

第二阶段(2—4学期)专项技能课程。通过《工业控制PLC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等理实一体课程的实施,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专项能力,并通过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参加技能大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第三阶段(5—6学期)综合技能课程。通过《毕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课程的教学实施,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组织纪律、诚信敬业和吃苦耐劳精神。 

  


1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一个贯穿、三个层次、平台+核心技能”的课程体系 

(一)公共基础课程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公共基础课程设置说明见表2。 

2  公共基础课程设置说明 

序号 

课程 

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 

形势与政策 

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以国内外重的热点问题为契机,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涉港澳台事务,国际形势政策等(具体教学内容,每一学期都会变化)。 

本课程40学时(理论20+实践20),5学期完成,每学期8课时,共1学分,教材选用中宣部教育指定教材,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方式:总评成绩=期末成绩(60分)+平时成绩(40分,包括作业、考勤、课堂表现、社会实践)。 

2 

高职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通过职业与就业学习,努力实现高职生在思想、知识和技能上显著提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就业与成长发展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发展、管理能力。 

本课程主要包括职业与就业意识培养,职业发展策划,职业素质训导,就业个性指导,心理咨询引导,创业素质教育等。 

本课程38学时(理论24+实践 14),2学分,选用自编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活动项目化,融教学做为一体,教学效果评价过程化,重点评价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本课程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等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本课程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 

本课程48学时(理论32+实践16),3学分;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新生第1学期完成。考核方式:总评成绩=期末成绩(60分)+平时成绩(40分,包括作业、考勤、课堂表现、社会实践)。教材为马工程教材。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骨干和核心课程。通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当代大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本课程64学时(理论48+实践16),4学分;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第23学期完成。考核方式:总评成绩=期末成绩(60分)+平时成绩(40分,包括作业、考勤、课堂表现、社会实践)。教材为马工程教材。 

5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的必修课。通过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及责任感,提高学生理解和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民族政策的能力并且具备必要的理论和政策素养。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民族概况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民族问题的产生及解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本课程32学时(理论24+实践8),1学分,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第4学期完成。考核方式:总评成绩=期末成绩(60分)+平时成绩(40分,包括作业、考勤、课堂表现、社会实践)。教材为自治区指定教材。 

6 

大学 

英语 

本课程为学院各专业学生所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学生今后专业英语的学习、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及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包括词汇、语法、阅读、听力、简单口语学习训练以及简短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中关于教育、友谊、健康、节日、电影、环保、快餐、购物等方面的题材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突出了高职高专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的。 

本课程分两学期共计96学时,6学分,教材选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新标准高职公共英语系列教材《实用综合教程(精编版)》,采用情境教学法、视听法、讲授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辅助以现代信息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考核评价以形成性评价(40%)和终结性评价(6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7 

应用 

数学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完善知识结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及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及其应用、不定积分等。根据专业不同对一些知识的侧重点也做了相应的要求。 

本课程总学时48学时,3学分,教学主要以理论讲授与随堂练习相结合;教材选择的是自编教材《应用数学》;教学模式主要是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习评价方式主要是形成性评价(40%)与考核性评价(60%)相结合。 

8 

应用文写作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常用应用文写作的知识与技巧,以适应在校及毕业后学习、科研、工作的写作需要,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证。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事务、公文、日常、科技文书、传播文稿5大类30多个文种的写作方法,着重讲授上述各文种写作的内容与形式,同时兼顾中国文化经典的传承。 

本课程共24学时,1.5学分,选用校本教材《高职应用语文》及参考书《中国文化经典读本》,采用讲授教学法,借助电子课件,课程考核采取平时考核(40%)和结课考核(6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9 

大学 

体育 

本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必修公共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勇于探索以及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本课程主要开设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健美,素质拓展,饮食与健康,体育欣赏,安全教育及身体素质练习等项目,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本课程共108学时(理论48、实践60),3学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相关运动场地完成;考核评价采用项目考核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0 

计算机应用 

基础 

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培养学生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及在网络环境下获取和交流信息能力以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 

本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系统组成及网络知识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演示处理软件 

本课程48学时(理论24+实操 +24),3学分;使用自编教材;教学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和视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总评成绩=期末成绩(60分)+平时成绩(40分,包括作业、考勤、课堂表现、实)。 

11 

军事 

训练 

本课程与新时代军队与国防建设发展相适应,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国防后备人才。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解放军条令学习、队列训练、综合军事技能训练、内务整理、三大步法训练、军训基本要领、唱军歌等。 

本课程共60学时,2学分,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集中训练2周完成。考核评价由学和承训教官共同组织实施,侧重过程考核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 

12 

军事 

理论 

本课程以习近平总书记强军思想为遵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信息化装备现代战争等模块 

本课程共36学时,2学分,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及讲座的方式教学。课程考试由学院统一组织实施,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分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与相关活动的体验,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面临心理困惑、心理危机时的自助和求助意识;能正确认识、悦纳自我,同时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能,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学阶段会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适应问题,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健全人格,人际交往技巧、调节人际关系,正确的爱情观,职业生涯规划、正确的择业观等。 

本课程32学时(其中理论24学时,实践8学时),2学分;选用教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教学过程以活动为载体,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参与、体验、分享等方式获得成长;本课程以过程性考核为主评定成绩,采用百分制。 

14 

创新创业基础 

通过创新创业基础学习,努力实现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显著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明显提高;学生创业激情,创业意识明显提高;创业精神与能力得到提升。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创新重要性;学习基本创新技法;理解创业理论知识;分析与讨论创新创业案例,树立正确创业成败观。 

本课程32学时(理论16+实践 16),2学分,选用自编教材,以项目为载体进行创新、创业、创客理实一体化教学;公开动态的评价考核体系,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考核方式相结合。 

15 

劳动 

教育 

本课程旨在加强对学生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技术操作能力以及自我服务、服务他人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包括劳动教育、校内劳动实践、社会服务等内容。 

本课程30学时,1学分,在适合公益劳动和教学的实践教学场所、实训基地或者公共场所进行,以过程性考核为主,采取五级制记分。 

16 

大学生安全 

教育 

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具备安全防范技能、防灾避险能力、安全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能。 

本课程主要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身体健康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和旅行安全等内容。 

本课程32学时,2学分,通过讲座与实践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过程性考核为主,采取五级制记分。 

(二)专业(技能)课程

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教学中逐步渗透给学生工匠精神的内涵。教学过程中渗透每一门课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 

1、专业(技能)核心课程 

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电机与拖动技术》、《工业控制PLC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供配电技术》和《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6门专业核心课程,并明确教学内容及要求。核心课程的专业能力训练表见3。 

3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能力训练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能力目标 

实训项目 

实施 

方式 

成果形式 

1 

电机与 

拖动 

技术 

1.具备电气识图、制图能力; 

2.能够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与电工工具; 

3.具备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选择、使用、调整,电气装配与调试能力; 

4.能够熟练制作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基本电路环节; 

5.能够熟练排除继电器接触控制系统基本电路环节的故障。 

项目一:变压器的运行与测试;                  项目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与调试;                      项目三:直流电机的原理与应用;     

项目四:控制电机的原理与应用。    

线上线下 

混合授课 

调试操作实物制作 

2 

工业控制PLC技术 

1.能分析生产要求,设计实施工作任务; 

2.能阅读分析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接线图、布置图; 

3.能选择工具进行电气元件的安装与接线,以及分析电路、排除故障; 

4.能设置PLC操作系统的参数,能编写和调试程序,并进行运行和维护; 

5.能分析和解决PLC常见故障。 

项目一: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项目二:机床电气控制系统 

项目三:运货小车工作过程控制 

项目四:交通灯控制系统                    

线上线下 

混合授课 

技能大赛 

编程调试 

3 

自动检测技术 

1. 掌握学生能够知道各种常用传感器的基本物理效应、工作原理及其典型结构; 

2. 掌握实际工程应用中自动检测环节常用的各种传感器的使用、安装方法及校验方法,并建立完整的自动检测技术概念,具备对自动检测系统的分析、调试能力。  

项目一:啤酒罐温度检测控制系统的设计     

项目二:压力的检测与处理                                        项目速度的检测与处理 

项目四:位移的检测与处理 

项目五:厚度的检测与处理 

课内训练 

仿真操作 

调试操作 

4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1.能够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进行功能分析和程序分析; 

2.具备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进行装配、安装、调试以及维护的能力; 

3.有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在网络上查找并下载自己有用的知识。 

项目一:单片机的初步认知 

项目二:各类灯光控制 

项目三:交通灯,汽车车灯设计 

项目四:定时/计数器中断 

项目五:80C51的外部扩展 

仿真操作 

实物制作 

5 

供配电 

技术 

1.具备电力系统图、设备图纸的识读能力; 

2.具有企业与车间的变、配电容量估算的能力; 

3.熟悉供配电设备日常保养、维护规范,并具备日常保养、维护能力; 

4.有网上查找供配电相关标准的能力,并能提取和工作相关的具体标准; 

5.有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在网络上查找并下载到自己有用的知识。 

项目一:线路保护构成与运行               

项目二:主设备保护构成与运行    

项目三:自动控制装置的构成与运行 

项目四:各种继电器特性测试 

课外训练 

实操训练 

课内点评 

设备试验 

6 

动控制原理与 

系统 

1.分析生产要求,设计实施工作任务的能力; 

2.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接线图的阅读、理解能力; 

3.选择工具进行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与接线,以及分析、排除故障的能力; 

4.仿真软件的应用能力; 

5.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能力。 

项目一: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              项目二:自动控制系统的仿真 

课外训练 

实操训练 

调试操作 

2、创新创业课程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虚拟“仿真”环境,加强原理与技术的理解。在校企合作平台上,通过毕业综合实训项目、职业技能大赛项目识岗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环节“实践”项目过程,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创新应用能力。在第五学期开设《创新与实践实训》、《电气自动化行业创新与实践》课程,学生利用平台自主学习,将创新与“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各环节,以专业教学和技能竞赛为重心,提高职业文化育人效能。 

3、课程描述 

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说明见表4。 

4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技能)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目的 

主要内容 

主要要求 

1 

电工基础 

1.识读和应用常见电路的能力; 

2.耐心细致工作、职业安全意识。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方法,获得对实际问题概括、简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掌握电工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进行本专业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第1学期开设, 102学时(理论+实践 72+30)。利用线上资源和电工电子一体化教学平台,进行讲授+案例+实际操作,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2 

机械制图CAD 

1. 识绘电气设备各类图纸; 

2. 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掌握用投影法表达空间形体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盒仪器,所绘图样投影正确、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符合制图标准,能图解一般的空间定位问题及度量问题,掌握机件视图的绘制和阅读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本课程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第1学期开设, 48学时(理论+实践 20+28利用线上资源和CAD机房及电气软件,进行讲授+案例+示范教学,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3 

电子技术 

1.常用工器具及仪表的使用; 

2.测试常用电路、排除故障。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有关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分析、设计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第2学期开设, 86学时(理论+实践 56+30利用线上资源和电子技术实训设备,进行讲授+案例+实际操作,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5 

C语言程序设计 

培养学生严谨的程序设计思想、灵活的思维方式及较强的动手能力。 

掌握基本语法、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以C为语言基础,使学生逐渐掌握复杂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手段,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课程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第2学期开设,56学时(理论+实践28+28利用线上资源和电子技术实训设备,进行讲授+案例+实际操作,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6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 

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本课程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第3学期开设,52学时(理论+实践28+24利用线上资源和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进行讲授+案例+实际操作,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7 

电力电子与变频器技术 

能完成电路控制设计、安装与调试(道路口红绿灯、水箱水位报警、运输小车等)。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整流电路、逆变电路、斩波与交流调压电路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熟悉电力自动化设备中电力电子系统的故障分析并掌握故障排除等技能;掌握变频器工作原理、参数设置,能完成变频器动力线路、控制线路的配线。 

本课程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第4学期开设,86学时(理论+实践 56+30利用线上资源、实物室等,进行讲练一体,现场操作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8 

液压与气动技术 

掌握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熟悉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以及在设备和生产线上的应用。 

能正确选用和使用液压与气动元件,并熟练地绘制出液压与气动回路图。掌握液压及气动系统的基本操作规程,能对液压与气动系统进行基本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对基本系统进行简单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本课程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第4学期开设,82学时(理论+实践 52+30利用线上资源、液压与气动实训室等,进行讲练一体,现场操作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9 

工业机器人编程技术 

培养学生在工业机器人技术方面编程调试的能力。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常用工业机器人的编程方法,掌握常规品种机器人的编程软件使用方法,掌握编程基本指令,能对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程序做修改。 

本课程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第4学期开设,56学时(理论+实践28+28利用线上资源和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进行讲授+案例+实际操作,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10 

工控组态与现场总线技术 

本课程使学生具备认识和应用组态软件的基本能力。 

掌握MCGS组态软件各部分的特点和使用,针对实际项目,掌握两种典型的自动控制系统(顺序控制和过程控制)和一个大型巡回检测系统的设计过程;熟悉企业自动生产线的通信交互过程,了解现场总线技术的基本概念、网络模型和基于现场总线的网络构架,掌握网络模型、各种现场总线的特点和CAN总线的使用方法。 

本课程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第4学期开设,56学时(理论+实践28+28利用线上资源和机房,进行讲授+案例+实际操作,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11 

无人机 

实训 

培养学生无人机驾驶能力。 

本课程使学生进行无人机自驾操控技能训练、无人机传感检测技术训练、无人机电子设备组装调试与维修技能训练。 

本课程为实训课程,在第3学期开设,30学时利用线上资源和无人机实训设备,进行讲授+案例+实际操作,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12 

毕业综合实训 

能够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故障和问题 

毕业综合实训是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学生在企业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共同指导下,选择本专业范围内某一感兴趣的课题,通过调研收集资料,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用计算、绘图、试验等基本手段,解决实际工程的技术问题,写出论证工程技术设计、任务、要求、过程及成果的说明性文件——毕业综合实训报告。本课程为创新创业类课程,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转型做好准备。 

本课程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第5学期开设,208学时选用自编讲义。过程考核(40%)+结课考核(60%),结课考核以作品、报告、答辩三方面综合进行考核。 

13 

顶岗实习 

电力相关岗位的基本职业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课程通过现场动手与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观察能力,加深对生产设备、控制方法、处理过程的认识,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程,综合运用所学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毕业后从事具体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采取纯实践教学,第5、6学期开设, 780学时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实践。选用自编讲义。采取实践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价。 

14 

电气专业英语 

通进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英语专业名词及基本专业化英语翻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适用于学习过《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本课程既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是英语的学习,具有双重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电专业文章,能通过字典等工具对专业的英文说明进行翻译,提高自学能力,掌握一门专业知识。 

本课程采取理论教学,第3学期开设,36学时利用线上资源和机房,进行讲授+案例,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15 

机电一体化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机电工程技术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学生应了解机电设备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掌握机电设备的电-液-气控制及基本控制原理,熟悉机电设备的综合应用技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本课程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第4学期开设,36学时(理论+实践18+18利用线上资源和实训室,进行讲授+案例+实际操作,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16 

GE Fanuc伺服运动控制 

锻炼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GE伺服运动控制,掌握自动化系统设备组成以及运功控制模块的编程,熟悉系统的安装、调试过程 

本课程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第4学期开设,36学时(理论+实践18+18利用线上资源和实训室,进行讲授+案例+实际操作,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17 

电气自动化行业创新与实践 

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和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通过开展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包括创新计划的撰写方法,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课程采取理实一体教学,第3学期开设,36学时(理论+实践18+18利用线上资源和实训室,进行讲授+案例+实际操作,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二)实践教学体系

按照学生认知与技能成长规律,与内蒙古TCL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与校内外专家共同优化了行业主导的“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训练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2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训练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本专业课内总学时为2812学时。符号:★为专业优质核心课程;*为考试课程;三年制高职专业总学分必修课为140学分,选修课为14学分;公共基础课学时为总学时的25%;选修课教学时数的比例为10%,实践学时比例为56%。2019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见表5。 

    

5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八、实施保障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专业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构建“岗课证融通,德能识共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相关岗位群的工作内容、能力、素质和国家职业标准贯穿于专业核心课程中,将课程进行整合,打破原有课程体系,将职业证书考试内容与专业学习领域相对应,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通、课程与职业证书融通,从而实现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以及岗位知识共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3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岗课证融通,德能识共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学生走到哪里,思政课就延伸到哪里——课堂上讲工匠精神,培育精益求精的实干品质;实训室将工匠故事,培育青春报国的远大理想;社会实践讲企业文化,培育大有作为的拼搏精神;顶岗实习宣誓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为主题,培育矢志报国的情怀。专业教师不断增强思政知识储备,并建立反馈机制,定期召开研讨会,及时和导员、教师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学情分析,因材施教。 

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工业互联实施与运维”入围第二、三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对应相关专业,将企业认证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考取“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专业课程未涵盖的培训内容,则通过专业拓展课程中的技能模块加以补充、强化和拓展。 围绕“X”证书模块,组建模块化的创新教学团队,通过国内培训、企业锻炼、技能比赛、校本研训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 

(二)人才培养的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1.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拥有一支理论教学水平高、操作技能强的双师型队伍。现有专职教师35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0人;专业教师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45岁以下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不含在读)的比例≥50%;双师素质教师达83%,生师比为20:1。 

(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知识结构新,专业知识广,专业素养高,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均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要求每5年要有累计不少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具有5年以上的企业研修经历,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学术水平高,知识面宽广,从事本专业教学5年以上,关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发展动态,负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改,承担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参加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主持对行业的技术合作、技术咨询及技术培训、指导年轻教师的发展。 

4)兼职教师 

根据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需要,从本行业知名企业中正式聘任一些具有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技师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建立兼职教师信息资源库,实行动态更新,定期对兼职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方法、信息化技术培训和考核,与专任教师互相听课、评课,提高兼职教师教学水平。 

2.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等。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专业教室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①电工基础实训室 

电工基础实训室应配备电工技术综合实验装置,主要包括电工实验操作台、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开关、熔断器、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万用表、兆欧表、电桥、错形表、示波器、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电工实验操作台保证上课学生1-2/台 

电子实训室 

电子实训室应配备电子技术综合实验装置,主要包括电子实验操作台,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开关、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交流毫安表、直流稳压电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电子实验操作台保证上课学生1-2人/台。 

电气控制实训室 

电气控制实训室应配备电气控制综合实验装置,主要包括电气控制操作台、直流电源、交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针形表、兆欧表、开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电动机、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电气控制操作台保证上课学生2-5人/台。 

PLC技术实训室 

PIC技术实训室应配备PLC综合实验装置,主要包括PLC实验台、PC、触摸屏、编程软件、计算机、控制对象、万用表、多媒体教学设备等。PLC实验台保证上课学生1-2人/台。 

电机控制技术实训室 

电机控制技术实训室应配备电机拖动综合实训装置,主要包括电机拖动操作台,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开关、调节电阻、电压表、电流表、转速表、万用表、错形表、兆欧表、直流电机、变压器、交流电机、特种电机、速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伺服驱动器、步进电机驱动器、PC、变频器、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电机拖动操作台保证上课学生2-5人/台。 

工厂供配电实训室 

工厂供配电实训室应配备供配电系统综合实训装置,主要包括一次回路、二次回路、功率表、功率因数表、电能表、电压表、电流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继电保护装置、“五防”控制柜、无功补偿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超过7个单元的配 

电柜系统1套以上。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进行电气设备与自动化产品的安装、调试、营销及技术服务等有关实训,且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本专业与内蒙古TCL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京隆发电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等企业签订了15个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校外跟岗和顶岗实习提供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为: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电气设备生产、安装、调试与维护,自动控制系统生产、安装及技术改造,电气设备、自动化产品营销及技术服务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受求 

具有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流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3.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教学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电气自动化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相关电气工程设计手册、电气与电子工艺手册、自动化工程师手册等;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頼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种类卡富、形式多样、使用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 

《工业控制PLC技术》、《电力电子技术》2门课程教学资源库已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包含特色鲜明、效果好的项目库、课件库、案例库、试题库等数字化教育资源。课前实现智能备课、互动解答,课中实现针对性教学、在线教学、深度互动、实时记录、个性化指导、过程监控、环境管理,课后实现智能批阅、智能分析,完成教学转型。不仅为在校师生提供数字化资源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还能为企业技术人员和社会人员提供培训服务。 

4.教学方法 

采用“互联网+教学”的方式,借助教学资源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以实际案例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通过贯穿始终的交流讨论等表现形式,引导、启发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采用启发式授课,采用演示、推理和案例教学法,讲解理论知识。依托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以项目实训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指导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教学方法介绍电工、电气设备检修工、可编程控制器(PLC)程序设计师等岗位职责及操作要求,学生通过指导教师讲解及演示,掌握操作要点,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由易到难的实践操作。实习实训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 

5.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 

1)考试课 

考试课成绩评定由平时考核成绩和结课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40%,结课考核成绩占60%。结课考核采取理论+实践的考核方式。 

 纯理论性课程:采取闭卷或开卷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 

 理实一体课程,考核采取理论+实践的考核方式,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各占50%。通过考试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理解,以及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性课程,考核采取现场操作、设计答辩、产品制作、技能竞赛等考核形式。通过实践操作考核,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 

2)考查课 

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综合确定,平时成绩占40%,考核成绩占60%。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可以采取提交论文或答辩等多种形式,实训课程的考核注重过程评价,学生成绩可由实践过程表现、技能操作、答辩、技能作品展示等部分组成。 

3)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成绩的考核分两部分:一是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原则上占总成绩的60%;二是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评价,原则上占总成绩的40%。实习总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取得毕业资格,应参加下一届学生的顶岗实习。 

6.质量管理 

为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学院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企业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在校企合作方面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以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质量。 

1)教学组织管理系统 

院长全面负责学院的教学工作。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协助院长主持教学日常工作。学院教学的重大改革举措和重要政策措施等,由院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学院实行院、系(部)两级管理。教务处是学院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系(部)组织是学院教学管理机构的基本单位。为加强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成立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是在院长领带下,研究和决定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对学院的教学工作进行调查、研究、评估、检查和指导。为加强专业建设各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建设、重大教学改革工作进行研究、咨询和指导。 

2)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学院建立并严格执行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运行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与评价和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制度,确保了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教学运行管理制度 

学院制定了《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关于制(修)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实验实训教学管理规定》、《结课考核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与基本要求》等制度,并在教学运行中严格执行,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学院制定了《教师业务考核办法》、《专业带头人选拔与管理办法》、《双师素质教师认定与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教师到企业(厂、矿)实践锻炼管理办法》等制度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高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制度 

学院制定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实施。 

 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 

专业依托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专业分会,每年到用人单位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与毕业生座谈、与用人单位技术和管理人员座谈等形式,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能力、团队意识、岗位工作能力、知识技能对岗位的适应性等意见,并委托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毕业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学院根据调查结果,制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工作。 

3)顶岗实习的管理 

 建立顶岗实习组织机构,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为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学院制定了《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院各系的顶岗实习工作。各系成立由系主任任组长,各专业建设负责人、骨干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组。 

 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前各专业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实习单位共同编制各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大纲,明确实习目标和内容。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前,学院、实习单位、学生签订三方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对集中实习的实行双指导教师和双辅导员制,对分散实习的指定专业教师进行跟踪管理。 

 使用顶岗实习管理监控平台,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全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管理监控平台包括信息统计、岗前培训、实训管理、远程指导、考勤管理、短信互动、多方评价和就业跟踪等功能,实现了顶岗实训全过程管理监控。校企双方共同制定顶岗实习评价标准,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 

4)企业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 

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由“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组织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制度体系”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调控体系”组成。 

 构建三级教学质量组织系统 

建立学校、系、教研室构成的三级监控组织。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作为全院教学质量工作的决策机构。委员会成员由院长、教学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副院长、学院督导组成员、各系主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代表、管理人员代表组成,院长担任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教学副院长和企业管理人员任副主任,教学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由教务处师资与教学质量管理科负责,形成学院教学质量委员会负责,教学督导组、各系协调配合,企业兼职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信息员参与的质量评价与监控组织系统。 

 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包含质量标准子系统及质量评价子系统。 

教学质量标准子系统主要包括:专业与课程评价标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师资队伍建设与评价标准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 

教学质量评价子系统包括常规教学活动评价、随机教学活动评价、专项教学活动评价和毕业生社会评价。 

 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日常教学检查制度。二是建立各级人员听课制度。三是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四是建立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制度,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收入挂钩。五是建立学生评教制度。六是建立主讲教师、新开课和开新课教师的资格审核制度。七是建立奖惩制度。设立教学优秀奖,奖励在教学工作中业绩突出的一线教师;建立教师课时津贴奖励制度、每学期对教学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给与学时津贴奖励;实行学期业绩建立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各级教学事故的相关责任人,严格按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处理。 

 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调控体系 

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调控体系包括常规教学检查反馈调控、专项评估反馈调控、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反馈调控、学生教学信息反馈调控和人才培养质量反馈调控(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评价以及社会对学院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保持动态的适应性)。 

通过建立企业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及时发现教学和管理的问题,对学院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和危机做出预警,确保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5)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重组和完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重组学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成立能源、电力、冶金、机械和水利5个二级专业分会,重组9个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企业设置校企合作工作站,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实施”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为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育人提供了组织保障。 

 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共育、师资队伍与合作培训、校企合作科技开发和校企合作激励与考核制度,为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以制度为保障校企建立了合作协商的工作运行机制、促进发展的激励机制、互惠共赢的动力机制,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为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提供了保障。 

九、毕业要求

通过三年学习,修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修满126.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4.5学分,专业必修课92学分),选修课需修满17.5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7.5学分,专业选修课10学分),课外学分可认定和转换为选修课学分,至少取得一个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且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方可毕业。 

    

  

附表一 公共选修课开课情况一览表 

  

     

  

 

 

附表二 专业选修课开课情况一览表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职园区学府路1号   邮编:010070
招生电话:0471-5279084 0471-5279085   就业咨询:0471-5279086

版权所有 © 蒙ICP备案09004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