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标题
|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
|
学习内容
|
教学建议
与说明
|
学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
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 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
|
1.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5.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
6.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7.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8.邓小平理论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9.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2.科学发展观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13.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
1. 进行课堂理论讲授。
2.与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单元(一)相匹配,每组5-8人开展课堂实践,进行课堂能力训练。
|
8学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1.了解: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2.掌握: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
1. 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4.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6. 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
1. 进行课堂理论讲授。
2.与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单元(二)相匹配,每组5-8人开展课堂实践,进行课堂能力训练。
|
2学时
|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1.了解: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2.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
1. 近代中国的国情是什么?
2. 为什么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来源于哪里?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是什么?
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是什么?
|
1. 进行课堂理论讲授。
2.与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单元(三)相匹配,每组5-8人开展课堂实践,进行课堂能力训练。
|
2学时
|
(四)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1.了解: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2.掌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
1.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3. 中国走了怎样的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5.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1. 进行课堂理论讲授。
2.与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单元(四)相匹配,每组5-8人开展课堂实践,进行课堂能力训练。
|
4学时
|
(五)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掌握: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2.社会主义本质的新内涵是什么?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
1. 进行课堂理论讲授。
2.与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单元(五)相匹配,每组5-8人开展课堂实践,进行课堂能力训练。
|
4学时
|
(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1.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三步走”发展战略。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
3.为什么说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具有长期性?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着怎样的路线、纲领和发展战略?
|
1. 进行课堂理论讲授。
2.与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单元(六)相匹配,每组5-8人开展课堂实践,进行课堂能力训练。
|
4学时
|
(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
1.了解: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2.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1.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2.中国是怎样改革与开放的?
|
1. 进行课堂理论讲授。
2.与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单元(七)相匹配,每组5-8人开展课堂实践,进行课堂能力训练。
|
2学时
|
(八)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1.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
1.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1. 进行课堂理论讲授。
2.与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单元(八)相匹配,每组5-8人开展课堂实践,进行课堂能力训练。
|
4学时
|
(九)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
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掌握: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1.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特色是什么?
2.为什么要依法治国,如何依法治国?
3.怎样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
1. 进行课堂理论讲授。
2.与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单元(九)相匹配,每组5-8人开展课堂实践,进行课堂能力训练。
|
4学时
|
(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展教育和科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2.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1.文化是什么?什么是先进文化?
2.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4.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
5.怎样加强文化建设?
|
1. 进行课堂理论讲授。
2.与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单元(十)相匹配,每组5-8人开展课堂实践,进行课堂能力训练。
|
4学时
|
(十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1.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举措。
2.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
1.何谓“和谐”与“和谐社会”?
2.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4.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
1. 进行课堂理论讲授。
2.与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单元(十一)相匹配,每组5-8人开展课堂实践,进行课堂能力训练。
|
2学时
|
(十二)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
1.了解: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2.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
1.为什么一定要实现台湾的回归?
2.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是什么?
3.怎样解决台湾问题
|
1. 进行课堂理论讲授。
2.与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单元(十二)相匹配,每组5-8人开展课堂实践,进行课堂能力训练。
|
2学时
|
(十三)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
1.了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2.掌握: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维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外政策有什么变化?
2.外交政策变化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形成与发展的?
4.我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
1. 进行课堂理论讲授。
2.与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单元(十三)相匹配,每组5-8人开展课堂实践,进行课堂能力训练。
|
2学时
|
(十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
|
1.了解: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2.掌握: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1.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依靠力量?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什么?
3.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什么?
5.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6.怎样坚持党的领导?
|
1. 进行课堂理论讲授。
2.与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单元(十四)相匹配,每组5-8人开展课堂实践,进行课堂能力训练。
|
4学时
|
单元标题
|
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小组每组5-8人)
|
学时
|
能力训练
情景名称
|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
相关支撑知识
|
结果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
各组长组织组员共同收集整理伟人的故事
|
2学时
|
讲故事:
你是否听过的伟人故事,优秀劳动者的传奇
|
能够有效收集相关信息;
能够敢于表现自我,并从人物故事的讲述中得到启发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
|
学生发言、
互相点评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各组长组织组员共同思考当代大学生怎样做到实事求是
|
2学时
|
演讲会:
我能够做到实事求是,我目前最大的实际是……
|
能够敢于表现自我,并在学习实事求是的过程联系自身实际,真正得到启发
|
实事求是
|
学生演讲、
互相点评
|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各组长组织组员收集整理毛泽东诗词,并深入研究共同熟悉或感兴趣的诗词
|
2学时
|
毛泽东诗词欣赏
|
能够有效收集相关信息;
能够了解诗词的时代背景;
能够欣赏毛泽东部分诗词;
能有感情的朗诵毛泽东的诗词
|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
朗读、背诵、学生点评
|
(四)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各组长组织组员收集整理荣毅仁、乐松生等人的故事
|
2学时
|
讲故事:
荣毅仁、乐松生等人的故事
|
能够有效收集相关信息;
能够敢于表现自我,并从人物故事的讲述中对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感受人物在历史发展中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学生发言、
互相点评
|
(五)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
各组长组织组员收集有关资料,共同思考发展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
2学时
|
怎样理解今天的中国发展才是硬道理
|
能够有效收集相关信息;
能列举具体事例来说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的意识与能力。
|
社会主义本质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
提交课件
|
(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各组长组织组员做一定的调查研究,思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
2学时
|
“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调查
|
能够有效收集相关信息;
能调查出我国小康社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的意识与能力。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特征、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发展战略
|
提出意见和建议
|
(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
各组长组织组员收集有关资料,就某一方面看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
2学时
|
图片展示观中国:
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我知道
|
能够有效收集相关信息;
能够看到国家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能够表现国家取得成就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
提交课件
|
(八)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各组长组织组员做相关的调查研究,对共同感兴趣的企业进行深入分析
|
2学时
|
介绍一家当地的企业,对其生存地位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认识
|
能够有效收集相关信息;
能分析公有制或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
企业调查报告
|
(九)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
各组长组织组员对家乡基层选举制度做一定的研究
|
2学时
|
模拟:竞选()长
|
能够有效收集相关信息;
能根据民主制度原理选出最称职的“( )长”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竞选人上台演说;学生上台投票,最后唱票确定()长人选
|
(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校园文化的调查研究或共同审视同学们对于娱乐文化的认识
|
2学时
|
1、提建议: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辩论赛:文化的主流是娱乐对社会进步益大还是弊大
|
能够有效收集相关信息,能够对文化有更加深刻和具体的认识;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意识与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对抗能力。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1、建议书
2、辩论赛
|
(十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各组长组织组员对校园存在的文明与不文明现象作调查研究
|
2学时
|
讲校园的故事:
校园内的和谐与不和谐现象我知道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我正在努力
|
能用和谐的思维对校园存在的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提出和谐的解决办法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的意识与能力。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
|
师生共同总结
|
(十二)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
各组长组织组员看香港与澳门回归录像
|
2学时
|
回顾香港澳门回归,畅谈团团圆圆
|
能说出大陆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
能收集台湾岛内现状的点点滴滴,分析其原因,
能对支持国家统一做出自己的表态
|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大陆对台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
畅谈会
|
(十三)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
各组长组织组员就钓鱼岛作历史及现状的资料收集与分析
|
2学时
|
如何看待中日钓鱼岛之争
|
能够有效收集相关信息;
能够认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国际形势的特点
|
时政分析
|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
|
各组长组织组员了解我国社会各阶层或军事力量
|
2学时
|
对我国社会各阶层的认识
对我国军事力量的认识
|
能够认识社会各阶层;
能够有效收集海陆空军事力量的相关信息;
能够认识人民军队是我们的钢铁长城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人民军队是我们的钢铁长城
|
提交课件
|
暑期社会实践
|
学生自行就感兴趣的问题做社会调研或谈自身社会实践感受
|
2学时
|
参与了哪些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
能够有效收集相关信息;
能够参与社会实践;
能够就社会实践谈心得体会
|
课程所学知识
|
提交实践报告
|
教师: 课程: 系别 专业 班级
|
|||
项目
|
评价标准
|
最高分值
|
评估分值
|
教学态度
|
1.教学认真负责,关心学生思想和学业的提高;
|
12
|
|
2.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重视教学反馈,注意总结改进教学工作;
|
8
|
|
|
教学内容
|
3.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讲解清楚;
|
12
|
|
4.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
12
|
|
|
5.不断充实更新教学案例等内容;
|
6
|
|
|
教学方法
|
6.讲授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
12
|
|
7.教学方式多样,课堂气氛活跃与学生互动性好;
|
9
|
|
|
8.语言清晰;
|
9
|
|
|
教学效果
|
9.认真学习后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基本掌握,并能联系实际分析现实问题;
|
12
|
|
10.从教学过程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兴趣、热情和纪律来估价效果。
|
8
|
|
|
总分
|
|
|
|
评语
|
优点:
缺点:
|
|
|
课程名称: 系别: 专业 班级
任课教师: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总得分
|
|||
结构指标
|
单项指标
|
最高分值
|
评判分值
|
教学态度
(15﹪)
|
1.认真备课,教材熟悉;
|
4
|
|
2.按时上下课;
|
1
|
|
|
3.授课认真;
|
5
|
|
|
4.教书育人;
|
5
|
|
|
教学内容
(40﹪)
|
1.内容丰富充实,组织合理,逻辑性强。既不照本宣科也不脱离教材,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
12
|
|
2.概念准确,分析透彻;
|
8
|
|
|
3.重点突出,讲清难点,阐明疑点,举例恰当;
|
12
|
|
|
4.吸收科研或教研新成果;
|
8
|
|
|
教学方法
(30﹪)
|
1.方法得当,有启发性,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
10
|
|
2.讲授熟练,调理清晰;
|
8
|
|
|
3.教学时间利用充分,分配合理;
|
4
|
|
|
4.普通话标准,语言简练,形象生动;
|
4
|
|
|
5.多媒体教学,实际操作准确规范;
|
4
|
|
|
教学效果
(15﹪)
|
1.课堂秩序好,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以调动;
|
8
|
|
2.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
7
|
|
|
评语
|
优点:
不足或建议:
|
|
|